央视曝光网络水军黑色产业内幕:差评离奇消失,“封微信号”108元秒办!揭秘虚假好评/涨粉/控评产业链​

卓创源码网 7月7日消息​ – 昨日,央视《财经调查》栏目重磅发布最新一期节目,​深度揭露了网络水军操控网络舆情的黑色产业链内幕​!报道源于大量消费者投诉:在网络平台上的真实差评竟会“凭空消失”​,而评论区却被精心策划的虚假好评“淹没”​

央视曝光网络水军黑色产业内幕:差评离奇消失,“封微信号”108元秒办!揭秘虚假好评/涨粉/控评产业链​


一、差评“神秘失踪”,评论区成虚假海洋

央视调查发现,消费者在网络平台发布的不满商品体验的真实差评帖文会离奇消失无踪。更讽刺的是,在众多直播电商平台的差评区,充斥着大量“清一色”的虚假好评和夸赞帖。

二、暗语招募,隐秘运作的水军模式

为逃避平台监管,记者在小红书、闲鱼等平台搜索“刷单”、“控评”、“水军”等关键词时,虽有平台警告提醒,但水军机构已转向使用“S蛋”、“鱼塘”等特定暗语进行人员招募。他们在小红书等平台发布大量刷单接单帖,通过暗语与“刷手”联络。

央视曝光网络水军黑色产业内幕:差评离奇消失,“封微信号”108元秒办!揭秘虚假好评/涨粉/控评产业链​

三、“刷评”成主业,操控信息误导消费者

这些“刷手”并非简单的商品虚假下单者。他们的核心任务在于:​伪造用户好评(刷单),并为遭遇负面评价的品牌提供“洗白”服务​(这才是利润大头)。具体操作上:中介负责招人,专职编辑编写“话术”,刷手们则在评论区配合表演、引导推销。通过这套流程,消费者获取真实信息的渠道被成功操控

四、平台推波助澜?探店造假引质疑

报道指出,操控评论的行为并非仅限于隐蔽的网络水军。​个别正规平台也可能在流量和利益驱动下,变相“撮合”刷评、控评。以大众点评的“全民搭伙来探店”项目为例:

  • 商家设立奖金池,邀请用户创作探店笔记。
  • 问题在于:一些商家并不要求用户真正到店体验,却强求其写出逼真的“体验式”好评
  • 记者亲测发现:部分商家要求“局部造假”——只需“打卡”店面但不消费体验,却要写出仿佛真正消费过的感受;更甚者,商家直接提供现成的文案和照片,让用户凭空捏造体验!
  • 最终,记者基于想象编造的多篇假探店笔记顺利发布,并成功获得商家佣金

五、虚假涨粉:水军另一重要财源

除了操纵好评口碑外,为账号提供虚假涨粉服务也是水军刷手的关键业务。记者发现一个名为“聚訫平台”的信息灰产集中地:

  • 功能高度集约化​:涵盖涨粉、刷播放量、引流、控评等几乎所有黑色产业链服务。
  • 记者体验​:在QQ音乐、抖音、快手等平台测试虚假涨粉服务,结果显示1分钟内粉丝数竟暴涨1100个!​

六、水军“新生意”:恶意举报 & 封号产业链

在该平台上,“举报业务”竟位列第一,成为水军开拓的全新盈利点。其操作方式是:

  • 利用规则反向牟利​:水军恶意利用平台治理规则,对用户或商家进行威胁​(如扬言封号)​实施敲诈勒索
  • 低价秒封号​:其中一项核心服务是“封号”——只需支付108元,就能让一个微信号被“秒封”甚至永久封禁!​
  • 形成“封号圈”亚文化​:这部分业务已发展出独特生态(俗称“封号圈”),包括“拜师学艺”、“开宗立派”等形式,并引诱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和无业人员加入从事违法活动。

央视的此次调查揭开了网络水军黑色产业链的庞大冰山一角,其手段多样(虚假刷评、控评、涨粉、恶意举报)、隐蔽性强,甚至有个别平台“暗通款曲”。这条遍布暗语操作、灰色交易的链条,不仅严重误导消费者,​破坏市场公平,还衍生出利用平台规则的敲诈勒索和危害青少年群体的乱象。其危害性与监管难度,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央视曝光网络水军黑色产业内幕:差评离奇消失,“封微信号”108元秒办!揭秘虚假好评/涨粉/控评产业链​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4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